专家论坛

  • 基于目络-神经血管单元相关性探讨从络论治糖尿病黄斑水肿

    接传红;李媛媛;

    视网膜神经血管单元(NVU)功能障碍在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视网膜NVU和目络在结构、生理、病理方面密切相关,故基于目络-NVU相关性从络论治DME具有可行性。目络是DME的根本病位,络病是DME的核心病机,络气郁滞、络血瘀滞、络脉绌急、痰瘀互结、毒损目络、络虚不荣是DME的主要病机变化。从络论治DME,以“恢复络脉营卫气化、络以通为用”为治疗原则,将益气、行气、复营卫气化,滋阴、养血、活血化瘀,息风、化痰、消瘀、解毒作为主要治疗方法,达到治疗DME的目的。

    2023年11期 v.33 1001-10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1K]

实验研究

  • 基于VEGF/MAPKs通路探讨益肾养肝明目方对RPE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

    龚雁;李萌;廖燕红;高健;章晓林;王桑桑;

    目的 探讨益肾养肝明目方(YYM)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药理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ARPE-19细胞,筛选H_2O_2、康柏西普和YYM的最佳浓度,之后将细胞分为空白组(BG)、模型组(MG)、益肾养肝明目方组(YYM)、阳性对照药康柏西普组(CB)、益肾养肝明目方+康柏西普组(YYM+CB)、益肾养肝明目方对照组(YYM-CG),以400μM H_2O_2、2μg/mL康柏西普和40μg/mL YYM的最佳浓度处理。使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ARPE-19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化学荧光法检测细胞活性氧(ROS)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VEGF/MAPKs)通路相关蛋白外源性调节蛋白激酶1/2(eERK1/2)、B细胞淋巴瘤蛋白-2(Bcl-2)、Bcl-2相关蛋白X(Bax)、细胞色素c(Cyc)表达。结果 (1)细胞形态:MG组细胞出现皱缩,部分脱落;而YYM、CB组的细胞损伤明显减少,凋亡细胞数量下降。(2)细胞凋亡:与BG组比较,MG组细胞凋亡率较高(t=12.408,P=0.000);与MG组比较,YYM、CB、YYM+CB组细胞凋亡率均降低(t_(YYM)=6.023,t_(CB)=5.967,t_(YYM+CB)=9.804,均P=0.000)。(3)ROS:与BG组比较,MG组ROS表达较高(t=14.388,P=0.000);与MG组比较,YYM、CB、YYM+CB组ROS表达较低(t_(YYM)=8.621,t_(CB)=8.774,t_(YYM+CB)=12.620,均P=0.000)。(4)VEGF/MAPKs:与BG组比较,MG组VEGF、p-p38 MAPKs、p-SAPK/JNK、p-ERK1/2、Bax、Bcl-2、Cyc蛋白表达均较高(t_(VEGF)=18.569,t_(p-p38 MAPK)=22.097,t_(p-SAPK/JNK)=17.548,t_(p-ERK1/2)=18.567,t_(Bax)=20.575,t_(Bcl-2)=18.879,t_(Cyc)=28.196,均P=0.000);与MG组比较,YYM、CB、YYM+CB组VEGF、p-p38 MAPK、p-SAPK/JNK、p-ERK1/2、Bax、Bcl-2、Cyc蛋白表达均较低(YYM组:t_(VEGF)=9.493,t_(p-p38 MAPK)=8.942,t_(p-SAPK/JNK)=8.683,t_(p-ERK1/2)=8.929,t_(Bax)=8.849,t_(Bcl-2)=4.863,t_(Cyc)=11.832,均P=0.000;CB组:t_(VEGF)=16.065,t_(p-p38 MAPK)=16.033,t_(p-SAPK/JNK)=15.558,t_(p-ERK1/2)=13.890,t_(Bax)=16.043,t_(Bcl-2)=6.579,t_(Cyc)=22.028,均P=0.000;YYM+CB组:t_(VEGF)=18.569,t_(p-p38 MAPK)=21.378,t_(p-SAPK/JNK)=17.005,t_(p-ERK1/2)=16.583,t_(Bax)=20.071,t_(Bcl-2)=11.442,t_(Cyc)=26.560,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YYM能通过调控VEGF/MAPKs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降低H_2O_2诱导RPE细胞凋亡率和ROS表达,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且联合康柏西普使用效果更佳。

    2023年11期 v.33 1007-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 三七皂苷R1通过miR-181/IL-8/TLR4通路调控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机制研究

    郜会龙;丁来标;王丽霞;杨洁;宫娇娇;

    目的 探究三七皂苷R1(NGR1)通过微小RNA-181/白细胞介素-8/Toll样受体4(miR-181/IL-8/TLR4)通路调控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DON)大鼠的作用及抗炎机制。方法 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G)、低剂量NGR1组(LNGR1)、中剂量NGR1组(MNGR1)、高剂量NGR1组(HNGR1),另设对照组(CG),每组8只,共40只。LNGR1、MNGR1、HNGR1组大鼠每2日灌胃1次,剂量依次为15、30、60 mg/kg的NGR1,CG、MG组大鼠灌胃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连续给药6周,期间监测大鼠血糖及体质量。给药完成后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检测大鼠视神经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视神经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视神经miR-181表达,荧光素酶报告试验检测miR-181和IL-8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神经IL-8、TLR4的蛋白表达。结果 (1)体重、血糖和HbA1c:与CG组比较,MG大鼠体重降低(t=-3.675,P=0.001),血糖、HbA1c较高(t_(血糖)=67.721,t_(HbA1c)=27.213,均P=0.000);与MG组比较,MNGR1、HNGR1组大鼠体重较高(t_(MNGR1)=4.863,t_(HNGR1)=6.018,均P=0.000),血糖较低(t_(MNGR1)=-29.171,t_(HNGR1)=-43.981,均P=0.000),HbA1c较低(t_(MNGR1)=-18.468,t_(HNGR1)=-22.799,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炎症因子:与CG组比较,MG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和MMP-9表达较高(t_(IL-1β)=22.949,t_(IL-6)=20.732,t_(TNF-α)=12.785,t_(MMP-9)=12.276,均P=0.000);与MG组比较,LNGR1、MNGR1、HNGR1组大鼠血清IL-1β水平较低(t_(LNGR1)=-6.465,t_(MNGR1)=-18.598,t_(HNGR1)=-21.943,均P=0.000)、IL-6水平较低(t_(LNGR1)=-3.765,P=0.001;t_(MNGR1)=-13.274,t_(HNGR1)=-15.405,均P=0.000)、TNF-α水平较低(t_(MNGR1)=-9.221,t_(HNGR1)=-10.523,均P=0.000)、MMP-9水平较低(t_(LNGR1)=-2.934,P=0.006;t_(MNGR1)=-4.343,t_(HNGR1)=-9.991,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视神经形态:与CG比较,MG组大鼠视神经出现明显的出血和血管扩张、轴突肿胀以及胶质细胞增生,但LNGR1、MNGR1、HNGR1组以上情况较MG随药物剂量较高改善。与CG组比较,MG组大鼠视神经横截面积较低(t=-27.680,P=0.000),胶质细胞数较高(t=5.501,P=0.000);与MG组比较,LNGR1、MNGR1、HNGR1组大鼠视神经横截面积较大(t_(LNGR1)=6.241,t_(MNGR1)=7.853,t_(HNGR1)=10.248,均P=0.000),HNGR1组胶质细胞数较低(t_(HNGR1)=-3.097,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IL-8与miR-181的靶向关系:miR-181与IL-8存在结合位点。(6)miR-181/IL-8/TLR4通路蛋白:与CG组比较,MG组大鼠视神经miR-181、IL-8、TLR4表达较高(t_(miR-181)=33.870,t_(IL-8)=62.851,t_(TLR4=)20.802,均P=0.000);与MG组比较,LNGR1、MNGR1、HNGR1组大鼠视神经miR-181表达较低(t_(LNGR1)=13.476,t_(MNGR1)=14.420,t_(HNGR1)=11.187,均P=0.000)、IL-8表达较低(t_(LNGR1)=2.460,P=0.019;t_(MNGR1)=19.230,t_(HNGR1)=46.383,均P=0.000)、TLR4表达较低(t_(LNGR1)=8.350,t_(MNGR1)=14.185,t_(HNGR1)=11.502,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GR1可降低DON大鼠血糖,改善视神经病理状况,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视神经miR-181/IL-8/TLR4通路及相关炎症有关。

    2023年11期 v.33 1014-1020+1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临床研究

  • 耳穴压丸联合SMILE手术防治低、中度近视的疗效观察

    刘沙沙;黄少兰;徐娜;郑桂英;郭晓勤;

    目的 观察耳穴压丸联合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手术防治低、中度近视的疗效。方法 纳入2022年6月—2022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诊治的SMILE术前焦虑患者120例(240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120只眼)。对照组予宣教+耳穴贴胶布+SMILE手术治疗;观察组予宣教+耳穴压丸+SMILE手术治疗。于压丸前和手术当日术前测评状态焦虑分量表(S-AI),于压丸前、术后1个月检测裸眼视力(UCVA)、等效球镜度(SE)和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 off),记录以上指标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前2组S-AI评分、UCVA、SE和MTF cut of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S-AI评分:观察组手术当日S-AI评分低于压丸前(t=2.583,P=0.011),治疗后2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2.448,P=0.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UCVA:2组治疗后UCVA均较治疗前提高(t_(观察组)=26.669,t_(对照组)=27.241,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SE:2组治疗后SE均较治疗前好转(t_(观察组)=31.005,t_(对照组)=30.203,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MTF cut off:2组治疗后MTF cut off均较治疗前提高(t_(观察组)=3.887,P=0.000;t_(对照组)=1.998,P=0.047),治疗后2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2.398,P=0.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耳穴压丸治疗能够有效缓解低、中度近视患者SMILE术前焦虑心理,提高术中配合度,获得更好的术后视觉质量。

    2023年11期 v.33 1021-1024+1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4K]
  • 近视患者的中医证型与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蔡志鹏;张秀清;赵芳;裴铮;孙婉钰;李欣;张红;

    目的 观察不同屈光度近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的变化特征,初步探索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纳入2021年6月—2022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诊治的近视患者123例(123只眼),按照屈光度数分为低度近视组(A组)57例(57只眼)和高度近视组(B组)66例(66只眼)。另再纳入健康人51例(51只眼)作为对照组(C组)。检测所有受试者的等效球镜度(SE)、眼轴长度(AL)、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SCP)血流密度和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由指定中医眼科医师对所有近视患者完成辨证分型,将以上信息均录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一般资料:(1)中医证型患者例数排序为肝肾亏虚证>脾虚气弱证>心阳不足证。(2)3个证型患者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43,P=0.000)。与肝肾亏虚证比较,脾虚气弱证(t=2.760,P=0.018)和心阳不足证(t=4.133,P=0.000)均较低;与脾虚气弱证比较,心阳不足证较低(t=2.123,P=0.038)。(3)3个证型患者的S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48,P=0.003)。与肝肾亏虚证比较,脾虚气弱证(t=2.249,P=0.026)和心阳不足证(t=2.876,P=0.017)均较低。(4)3个证型患者的A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33,P=0.001)。与肝肾亏虚证比较,脾虚气弱证(t=2.942,P=0.010)和心阳不足证(t=3.065,P=0.006)均较短。以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不同中医证型近视患者屈光度分布统计:3个证型患者的屈光程度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129,P=0.002)。与肝肾亏虚证比较,心阳不足证较好(H=29.036,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不同屈光度患者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比较:(1)3组的SCP血流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991,P=0.000)。与A组比较,B组较低(t=3.153,P=0.002);与B组比较,C组较高(t=3.949,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3组DCP血流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59,P=0.017)。与B组比较,C组较高(t=2.646,P=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不同中医证型近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比较:(1)3个证型患者的SCP血流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96,P=0.009)。与肝肾亏虚证比较,心阳不足证较高(t=2.252,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个证型患者的DCP血流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55,P=0.032)。与肝肾亏虚证比较,心阳不足证较高(t=2.137,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近视的早期,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趋于稳定,随着近视程度加重,血流灌注逐渐减少。中青年高度近视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肝肾亏虚证最为多见,此外,肝肾亏虚证患者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低于心阳不足证患者。

    2023年11期 v.33 1025-10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1K]

临床经验

  • 剔络养血明目汤治疗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侯文博;冯俊;陈杰;李欣;杨桂萍;王玮;

    目的 观察剔络养血明目汤治疗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6月—2021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诊治的NTG患者30例(60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40只眼)和对照组10例(20只眼)。对照组予银杏叶片和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剔络养血明目汤口服;2组均观察28 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受试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野平均缺损(MD)和视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结果 2组治疗前BCVA、MD和RNF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BCVA:治疗组治疗后BCVA较治疗前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0,P=0.000)。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BCVA较对照组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4,P=0.049)。(2)MD:治疗组治疗后MD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8,P=0.000)。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MD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2,P=0.029)。(3)RNFL:治疗前后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剔络养血明目汤可以改善视力、视野等视功能性指标,但对于RNFL类结构性指标无明显影响。

    2023年11期 v.33 1031-1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5K]
  • 慢性泪囊炎小泪囊患者行En-DCR联合RS管置入术的疗效观察

    王绍飞;刘琪;丁琳;

    目的 评估内窥镜泪囊鼻腔吻合术(En-DCR)联合RS型泪道引流管置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小泪囊患者的疗效。方法 纳入2020年2月—2022年12月就诊的单侧慢性泪囊炎小泪囊患者90例(90只眼),随机分为3组:不置管组(A组)、置管3个月组(B组)、置管6个月组(C组),各30例(30只眼),在En-DCR术后,分别予不放置RS管、放置RS管3个月和放置RS管6个月。在术后3、6和12个月时对建立的吻合口的通畅性进行评估,比较各组之间的手术成功率。结果 (1)吻合口的面积:3组间术后吻合口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648,P=0.000)。与A组比较,B组及C组吻合口面积均较大(t_(B组)=5.761,t_(C组)=5.563,均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肉芽检出率:A组检出肉芽2例,B组5例,C组6例,肉芽检出率A组6.67%,B组16.70%,C组20.00%。3组间术后肉芽增生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疗效:A组有效率为63.33%,B组为86.67%,C组为90.00%。B组、C组均优于A组(χ~2_(B组)=4.356,P=0.037;χ~2_(C组)=5.963,P=0.01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DCR术后联合RS型泪道引流管置入治疗慢性泪囊炎小泪囊患者有效,术后放置3~6个月均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2023年11期 v.33 1035-1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传承与发扬

  • 张红论治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临床经验

    裴铮;张红;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并发症之一,属中医“风牵偏视”范畴。本病基于消渴发病,伤阴耗气,致气血运行不畅,则易阻滞经络,痰湿内生,目络筋肉失养;消渴病久,气血亏虚,血虚生风而易致目络筋脉拘急而目偏视。本病发病逐年攀升,治疗较为棘手。临床实践发现,中医治疗本病具有明显优势,以针灸配合口服汤药治疗为主。张红临证单纯运用中药汤剂治疗本病,强调整体辨证,以原发病为基础,通过辨证论治兼顾他证,治疗上以祛风化痰通络贯穿始终,重视以疏肝理气为治疗原则,疗效亦明显。

    2023年11期 v.33 1040-1042+1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学术探讨

  • 刘完素从“火热论”治疗眼病的学术思想探讨

    罗越毅;史随随;王雪瑶;毕徐齐;巢国俊;

    刘完素创立“火热论”,认为“六气五志化火”,其擅长用火热论治疗眼病,并认为火热郁闭玄府是目病的基本病机,其论治目病时分为外障、内障,具体治疗时强调不同病程对应不同的治疗要点。在治疗上提出以“推陈致新”“通郁”为治疗眼病的基本原则。刘完素所用的方剂基本为其自拟,用药集中,善用辛散,酌用苦寒,佐用活血消肿,后期重视养血滋阴,用药轻巧,所拟眼科方剂有独到的配伍规律,开辟了中医眼科治疗的新路径。

    2023年11期 v.33 1043-1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5K]
  • 基于伏邪理论论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刘思言;严京;芦伟;那爽;高明雪;马若楠;吴正正;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眼底表现为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渗出、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中医学认为本病为瘀、痰、水、湿、热等病理产物阻于视衣而成。伏邪是指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本文基于伏邪理论延伸理解DR的病因病机与发病过程,认为糖毒为本病之内生伏邪、发病基础,并衍生瘀毒、痰毒、水毒、湿毒、热毒,进而导致视衣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同时结合“伏邪致病可用透法”的治疗思路,探讨透法在DR中的应用。从新的角度探讨DR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方式,为DR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思路。

    2023年11期 v.33 1048-1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 从肺论治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

    那爽;吴正正;刘思言;马若楠;高明雪;严京;

    本文通过分析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RVO-ME)的病因病机,基于肺的生理功能来论述其产生的机理,依据肺朝百脉,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与大肠相表里等生理特性,结合气机升降及肺肠相合理论,分析黄斑水肿(ME)与肺的关系,探讨RVO-ME病从肺论治的理论依据。结合临床经验,提出从肺的生理机能论治ME的治疗见解,立足于肺,兼顾其他脏腑,在临证中重视肺与大肠相互为用、相辅相成的关系,肺肠同治,运用宣上通下法治疗,顺应调动两者的气机升降,为RVO-ME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2023年11期 v.33 1052-1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7K]
  • 从中医学“六郁”探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活动期的病因病机和防治

    乡晓岚;彭宇婷;关晓莹;王燕;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生与精神状态异常、过度疲劳、不良饮食习惯等相关。TAO的发展可分为活动期与非活动期2个阶段,治疗提倡活动期进行早期干预。中医学认为,TAO活动期的发生与肝气郁结、痰阻湿滞、血脉瘀滞、郁久化热等“郁证”密切相关。“六郁”包括气、湿、火、痰、血、食,“六郁”常相互影响,亦可诸郁并见,但多以气郁为先,气机郁滞引发气、血、津液运行失调,继则导致其他郁证。本文试从“六郁”理论探讨TAO活动期病因病机及治疗,提出TAO活动期应以行气解郁为先,辅以清热祛火、化痰祛湿、活血化瘀、消食化积之法,同时兼顾脾胃健运,以期为治疗TAO活动期提供理论依据。

    2023年11期 v.33 1055-1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0K]

个案报告

  • 中西医结合治疗Terson综合征合并脑梗塞1例

    杨二双;冯俊;

    <正>Terson综合征是一种与颅内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密切相关的玻璃体积血综合征~([1])。该病由于死亡率高,临床上对其眼部观察的病例甚少,发病机制至今仍未有明确的定论。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例Terson综合征合并脑梗塞患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陈某,女,58岁,因“双眼视物模糊伴眼前黑影飘动2 d”于2021年7月30日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2023年11期 v.33 1060-1061+1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 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难治性CRVO 1例

    贾楠;徐艺宸;常佩芬;曹珂儿;许家骏;

    <正>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retinalvein occlusion,CRVO)是一种眼科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致盲率较高~([1-3])。2021年《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视网膜静脉阻塞》~([4])指出,CRVO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视网膜中央静脉发生急性血流梗阻,导致静脉扩张、迂曲,血流瘀滞,视网膜出血和水肿为特征的病变。CRVO病因复杂,视网膜静脉血栓、继发血管内皮细胞增生、高血压病以及高脂血症等是其常见风险因素~([5-7]),多由血栓形成引起~([8])。有研究~([9])发现,视网膜中央静脉血栓的病理进展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关系密切,

    2023年11期 v.33 1062-1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 中西医结合诊治伴有RPE层撕裂的隐匿性黄斑营养不良1例

    吉洁;唐颖;周倩倩;于津津;

    <正>隐匿性黄斑营养不良(occult macular dystrophy,OM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视网膜色素变性样蛋白1(retinitis pigmentosa 1-like1,RP1L1)是一种微管结合蛋白,是光感受器纤毛的组成部分~([1])。RP1L1变异通常可导致进行性感光细胞的退行性疾病。研究~([2-3])发现,OMD患者通常伴有RP1L1基因的p.Arg45Trp的显性突变,RP1L1变异与OMD和视网膜色素变性有关。本文报道1例发生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层撕裂并且伴有RP1L1基因突变的OMD的患者,并观察其在治疗及随访17年间的视网膜结构的变化。

    2023年11期 v.33 1066-1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7K]

综述

  • 动物胆汁酸在眼病中的应用进展

    邹争荣;李晶;解孝锋;

    动物胆汁治疗眼科疾病由来已久,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中牛磺熊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石胆酸等胆汁酸由于其良好的亲水性和较少的细胞毒性在眼病中的研究较为广泛。本文综述了胆汁酸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发现在实验室阶段,胆汁酸可通过抗炎、抗细胞凋亡、抑制内质网应激、保护光感受器等作用来治疗部分眼病,如葡萄膜炎、白内障、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探索了临床应用的潜在可行性。

    2023年11期 v.33 1071-1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 雷公藤红素治疗眼科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程聪聪;杨洪滨;

    雷公藤红素是中药雷公藤的活性成分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其被证实在一些眼病中具有治疗作用。为了完善雷公藤红素的合理应用,本文综述了其治疗眼病的作用机制,总结相关分子机制和信号通路,发现雷公藤红素可以通过抗炎、抗新生血管形成、免疫调节、保护神经细胞等方式干预角膜炎、黄斑变性、视神经疾病、白内障等眼病,但雷公藤红素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本文可为探索未来雷公藤红素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2023年11期 v.33 1075-1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 泪道CT造影三维重建多平面重组技术的研究进展

    李露茜;周希彬;陶海;

    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三维重建多平面重组技术是通过对CT薄层轴位图像进行计算机后期处理,还原出人体器官的三维立体的形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剖切,可获得冠状位、矢状位、轴位的切面及其他任意角度切面的二维图像的技术。近年来,该技术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泪道CT造影三维重建多平面重组技术的发展简况及其在泪道影像解剖研究、在泪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对泪道手术的指导意义及目前存在的尚未解决的问题,发现该技术可以在多个平面可以显示鼻泪管全貌,更加直观和准确地显示泪道阻塞部位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尤其有助于泪道阻塞性疾病的诊断及泪道手术方案的制定。但对于泪囊前泪道阻塞患者,仍有无法通过泪点泪小管注射造影剂入泪囊的局限性。

    2023年11期 v.33 1079-1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 西医治疗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陈乃梅;李露;朱振涛;

    继发性青光眼是葡萄膜炎常见的并发症。相较于其他类型的青光眼,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病因复杂,对视神经具有更大的损害,其治疗也极具挑战性,可继发多种并发症,治愈率较低。本文主要从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激光治疗3个方面展开综述,通过分析各种临床治疗的优势以及局限性,论述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2023年11期 v.33 1083-1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系统评价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糖尿病黄斑水肿相关性的Meta分析

    刘自强;邓宇;王建伟;侯小玉;李媛媛;蔡文静;接传红;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与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7月报道OSA与DME相关性的文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Stata 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评价。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共计1,145名受试者,包括575例DME患者和570例无DME受试者,677例OSA患者,其中DME和OSA共病患者107例。DME组患者中OSA发生风险是对照组的1.830倍[OR=1.830,95%CI(1.150,2.890),Z=2.560,P=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OSA的严重程度进行亚组分析显示,DME组与对照组的轻度、中度OSA发生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DME组重度OSA发生风险是对照组的2.700倍[OR=2.700,95%CI(1.900,3.850),Z=5.510,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排除混杂因素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的重度OSA发生风险分析,DME组重度OSA发生风险是对照组的1.238倍[OR=1.238,95%CI(0.713,1.763),Z=4.620,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提示结果稳定可靠,漏斗图、Begg轶相关检验和Egger线性回归法均提示Meta分析不存在明显发表偏倚(均P>0.05)。结论 DME的发生与OSA存在相关性,重度OSA是DME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3年11期 v.33 1087-1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2K]

护理天地

  •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近视中医护理方案

    李鹏斐;杨剑英;黄少兰;李静;杨沫;张琼;张秀清;

    目的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近视中医护理方案。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成立研究组,编制函询问卷、制定专家组纳入标准、基于德尔菲法推进研究过程,并对各位专家反馈的函询问卷的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系数、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和专家意见集中程度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形成近视中医护理方案。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15名专家,基于德尔菲法,共发放了两轮函询问卷。(2)专家积极系数:两轮专家函询均发放问卷15份,收回1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积极系数为100%。(3)专家权威系数:第1轮、第2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和0.87。(4)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第1轮、第2轮各级指标的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均较高,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第2轮专家函询意见基本一致,最终形成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19项、三级指标61项的近视中医护理方案。结论 基于德尔菲法所建立的近视中医护理方案科学合理,可为临床实施近视中医护理方案提供参考。

    2023年11期 v.33 1094-1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