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

  • 青蒿琥酯缓释制剂抑制急性前葡萄膜炎模型兔眼前节炎症的实验研究

    刘亮;郝晓凤;谢立科;孙梅;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缓释制剂对急性前葡萄膜炎模型兔眼前节炎症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兔玻璃体腔注射脂多糖建立内毒素诱导葡萄膜炎(EIU)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G)、曲安奈德组(TA)、青蒿琥酯组(ART),另设假手术组(Sham),每组8只。造模成功后1 h,TA组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3 mg,ART组玻璃体腔注射青蒿琥酯缓释制剂,Sham组、MG组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裂隙灯显微镜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仪观察各组兔眼前节炎症反应,并进行评分。麻醉后取兔眼前房房水,血细胞计数板检测房水细胞数量,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测定房水蛋白浓度。结果 (1)眼前节炎症:造模后6 h,各组兔眼均出现明显炎症反应,表现为结膜充血、睫状充血、虹膜血管扩张、瞳孔缩小等;造模后24 h,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出现前房纤维蛋白渗出、房水闪辉、前房积脓及瞳孔异常。MG组兔眼前节炎症评分在造模后6 h、24 h高于Sham组,TA组、ART组低于M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A组和AR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房水细胞计数:MG组兔房水细胞计数高于Sham组,TA组、ART组低于M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A组和AR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房水蛋白浓度:MG组兔房水蛋白浓度高于Sham组,TA组、ART组低于MG组,ART组高于T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青蒿琥酯缓释制剂能够抑制EIU模型兔的眼前节炎症反应,对炎性细胞浸润、蛋白渗出及体征有良好改善效果,具有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的潜力。

    2025年07期 v.35 601-6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3K]

临床研究

  • 基于OCTA定量分析补阳还五汤合水蛭对小视盘合并NAION患者视盘血流的影响

    武燕;闫仁杰;吴小艳;李钠;杨自逸;杨潮;杨迎新;

    目的 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定量分析技术观察小视盘患者的血流特点,以及益气通络法对小视盘合并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视盘血流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4年2月—2025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诊治的小视盘患者86例(86只眼),均属气滞血瘀证。按照是否合并NAION分为2组,小视盘组(A组)44例(44只眼),小视盘合并NAION组(B组)42例(42只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一步将B组分为缺血小视盘中药组(C组)22例(22只眼)和缺血小视盘对照组(D组)20例(20只眼)。同时纳入同期于本院体检的正常视盘者(E组)45例(45只眼)。A组予常规生活方式指导。C组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水蛭的中药汤剂口服。D组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片口服。E组不做任何干预。C组和D组均观察1个月。A、B、E组受试者入组后检测视盘各区域血流灌注密度(PD)、血流指数(FI)、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和杯盘比;C组和D组受试者治疗后再次检测视盘PD、FI,记录数据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1)PD:(1) A、B、E组比较,3组总体PD及各区域P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B组总体PD和各区域PD均低于A组,E组总体、上方PD高于A组,E组总体PD及各区域PD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C、D组比较,C组治疗后总体PD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其他区域PD、D组治疗后总体PD及各区域PD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总体PD和各区域P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FI:(1) A、B、E组比较,3组总体、下方、鼻侧F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上方及颞侧F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B组总体、下方、上方及鼻侧FI均低于A组,E组总体、下方、鼻侧及颞侧FI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C、D组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总体FI及各区域FI的组内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RNFL厚度:A、B、E组鼻侧及颞侧RNFL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平均、下方及上方RNFL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B组平均、鼻侧及颞侧RNFL厚度均低于A组,E组平均RNFL厚度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杯盘比:A、B、E组杯盘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E组杯盘比大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杯盘比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平均RNFL厚度与总体PD、总体FI及杯盘比的相关性分析:平均RNFL厚度与总体PD及总体FI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RNFL厚度与杯盘比无相关性(P>0.05)。结论 小视盘患者视盘血流均低于正常视盘,为小视盘患者监测视盘血流情况提供定量参考,益气通络法(补阳还五汤联合水蛭)有改善小视盘合并NAION患者的视盘血流的作用,为中药治疗NAION提供新思路及疗效监测技术。

    2025年07期 v.35 607-613+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 滋水清肝饮治疗中老年女性干眼的疗效观察

    于静;接英;朱蕾;邱礼新;

    目的 观察滋水清肝饮对中老年女性干眼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11月—2024年6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中医眼科门诊的肝肾阴虚型中老年女性干眼患者130例(130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65只眼)。对照组予0.1%玻璃酸钠滴眼液、卡波姆眼用凝胶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滋水清肝饮。2组均治疗30 d。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受试者的泪河高度(TMH)、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平均泪液脂质层厚度(ICUavg)及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评分。结果 (1)TMH:治疗组治疗后TMH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1,P=0.003);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MH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8,P=0.000)。(2)BUT:2组治疗后BUT均较治疗前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治疗组)=8.037、t_(对照组)=3.787,均P=0.000)。治疗后治疗组BUT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7,P=0.002)。(3)SⅠT:2组治疗后SⅠT均长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治疗组)=6.301,P=0.000;t_(对照组)=3.435,P=0.003)。治疗后治疗组SⅠT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2,P=0.000)。(4)ICU-avg:2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ICU-av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OSDI评分:治疗组治疗后OSDI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1,P=0.000),而对照组治疗后OS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OS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58,P=0.000)。(6)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7.7%)高于对照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1,P=0.045)。结论 滋水清肝饮治疗中老年女性干眼肝肾阴虚型患者,能够改善其局部及全身症状,提高患者的眼表舒适度,是治疗肝肾阴虚型女性干眼的有效治疗选择。

    2025年07期 v.35 614-618+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临床经验

  • 探讨梅花针对内斜视术后儿童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与疗效评估

    付燕梅;巢艳;林川;胡扬涛;

    目的 探讨梅花针对内斜视术后儿童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VEP)的影响,为内斜术后的疗效评估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纳入2022年7月—2024年7月南昌市第九〇八医院眼科住院手术的交替性内斜视患儿80例(160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80只眼)。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术前进行一个疗程梅花针治疗后再进行内斜视手术。分别于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3、6个月检测视网膜mVEP并进行比较。结果 (1)6个离心度视网膜mVEP振幅反应密度及潜伏期:治疗组术后3、6个月第一、二环的视网膜mVEP振幅反应密度均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治疗组术后3、6个月第一、二环的视网膜mVEP振幅反应密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各时间点6个离心度的视网膜mVEP潜伏期与术前比较,及术后各时间点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鼻、颞侧视网膜mVEP的振幅反应密度及潜伏期:治疗组术后3、6个月鼻、颞侧视网膜mVEP的振幅反应密度均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治疗组术后3、6个月鼻、颞侧视网膜mVEP的振幅反应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各时间点鼻、颞侧视网膜mVEP的潜伏期与术前比较及术后各时间点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上、下半侧视网膜mVEP的振幅反应密度及潜伏期:治疗组术后3、6个月上、下半侧视网膜mVEP的振幅反应密度均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术后3、6个月治疗组上、下半侧视网膜mVEP的振幅反应密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各时间点上、下半侧视网膜mVEP的潜伏期与术前比较及术后各时间点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眼位情况:术后1个月2组患者均可以保持正位,术后6个月治疗组眼正位例数(39例)高于对照组(3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7,P=0.003)。结论 内斜视患者术后视觉传导通路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联合梅花针治疗视觉传导通路有明显提高。

    2025年07期 v.35 619-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数据挖掘

  • 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治疗视神经萎缩的可视化分析

    罗钰;廖良;

    目的 基于CiteSpace对中医药治疗视神经萎缩(OA)领域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 纳入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万方、PubMed数据库中与中医药治疗OA相关的文献。针对文献中期刊名称、机构、关键词进行数据清洗后,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对文献的年度发文量进行图谱绘制,并对关键词的出现频率、中心度、作者发文量进行分类归纳,采用CiteSpace 6.2.R4软件对文献的机构、作者、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分别绘制核心作者图谱、研究机构图谱、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图谱及关键词时间线图。结果 (1)年度发文量:本研究共纳入文献301篇。中医药治疗OA文献的发文量从1958年—2023年呈整体上升趋势,2008年—2017年为快速增长阶段,2015年则达到顶峰。(2)来源期刊:中医药治疗OA发文量≥3篇的期刊有30种,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中国中医眼科杂志》《中西医结合眼科杂志》《中国针灸》。(3)核心作者:共涉及387位作者,形成了以韦企平、王影、杨光为代表的研究团队。发文量≥2篇的作者共34位,排在前3位的作者依次为韦企平、王影、罗燕。(4)研究机构:共涉及207所机构,发文量≥2篇的研究机构共20个,其中中国中医科学院发文量最多。研究中医药治疗OA的机构主要是中医药院校,各高校之间少有合作。形成2个紧密合作的机构共现子网络,分别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和陕西中医药大学,但二者之间不存在合作关系。(5)关键词:关键词共现图谱共得到127个关键词,使用频次≥3次的关键词有20个,排在前3位的关键词依次为“针刺”“青光眼”“中药”。聚类模块共得到8个,聚类标签包括针刺、承泣、青盲、诱发电位、临床疗效、捻转补泻、中药、疗效观察。分析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发现1992年—2003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针刺治疗OA的疗效观察上,2004年—2013年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不同中医疗法治疗OA的临床疗效上,“绿风内障”“疏肝解郁”“阻力指数”是2019年—2023年的研究热点。分析关键词突现图谱发现,1993年—2005年突现词为“疗效观察”“乙胺丁醇”“诱发电位”等,2005年—2016年突现词为“护理”“针刺”“视野”等,2016年—2023年突现词为“青光眼”“辨证论治”“眼压”。结论 中医药治疗视神经萎缩领域已有诸多研究,未来还需各团队和机构加强交流合作,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

    2025年07期 v.35 626-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6K]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古籍治疗睑弦赤烂的用药规律

    陈竹鹏;罗燕;郑博元;沈传焱;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中医古籍中治疗睑弦赤烂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睑弦赤烂提供诊疗思路及用药经验。方法 纳入《银海精微》《证治准绳·眼科》等16部中医古籍中治疗睑弦赤烂的处方,统一中药名称后录入Excel 2019软件中建立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5统计中药的属性、使用频次、功效分类、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1)中药属性:纳入的16部古籍中,共涉及方剂59个,中药121味,累计使用频次为378次。使用频次≥10次的中药(高频中药)有14味药。四气以寒性药(179次,47.35%)最多,五味中以苦味药(188次,35.01%)最多,归经以肝经(20次,20.91%)最多。(2)中药使用频次:使用频次排在前6位的依次是防风(24次,6.35%),黄连(19次,5.03%),羌活(17次,4.50%),荆芥、甘草、当归(均为16次,4.23%)。(3)中药功效分类:以清热药(108次,28.57%)最多,其次为解表药(101次,26.72%)、补虚药(49次,12.96%)。(4)中药聚类分析:可得到4类组方,功效分别是温补肝肾、泻火燥湿,清热解毒、消肿祛腐,祛风解表、清热解毒,祛风解表、行气活血。(5)中药关联规则分析:关联度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羌活、甘草-防风,甘草-防风,荆芥-防风,大黄-防风,甘草、川芎-防风。结论 古代医家在治疗睑弦赤烂时常以虚实、寒热论治为主,内外合治,同时注重肝肺调治、顾护脾胃,以祛风解表、清热解毒、胜湿止痛、和血调血为治疗手段,且多运用矿物类药。

    2025年07期 v.35 635-640+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3K]

传承与发扬

  • 金明基于经筋辨治风牵偏视的临床经验

    赵静如;金明;赵颖;

    风牵偏视是以眼珠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为临床特征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麻痹性斜视,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和生活质量。金明认为,经筋在维持眼肌正常生理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辨治眼肌疾病应从经筋出发。本文阐明了金明基于“经筋理论”辨治眼肌疾病的理论内涵,并提出风牵偏视的基本病机为正气不足,阴血亏虚,风邪阻闭经筋络脉,目筋弛缓,治疗以健脾通络,柔肝养筋,补肾滋筋为原则,辨证给药,配合针刺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2025年07期 v.35 641-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 陈向东基于“三因制宜”理论诊治葡萄膜炎的经验

    蔡微;陈向东;

    葡萄膜炎病程长、易复发,与体质、情志、季节、外感、地域等均有一定关系。目前,防治葡萄膜炎的关键在于根据疾病在同一患者不同阶段的演变特征,以及不同患者存在的地域环境、饮食习惯、体质禀赋等方面的差异,从多维度构建个体化的诊疗方案。“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中医辨证施治观念极为重要的具体呈现形式,凸显了中医实践个体化特点。基于“三因制宜”理论,本文从3个角度介绍陈向东诊治葡萄膜炎的经验,深度剖析中医药防治葡萄膜炎的理论根据,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

    2025年07期 v.35 645-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7K]
  • 庞寿增三因三脏论治云雾移睛病

    张栋;庞寿增;孟兢晶;程现娜;崔建从;

    玻璃体混浊是多因素作用下玻璃体超微结构出现病理改变,导致患者出现视觉异常,严重者甚至出现不同程度视力减退以及视觉障碍。玻璃体混浊属中医学“云雾移睛”范畴,庞寿增从传统医学脏腑理论出发,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将热邪上扰、瘀血阻络、脏腑亏虚归纳为该病形成的3个病理因素,以健运脾胃、疏利肝气、滋补肾精作为内治疗法的切入点,践行中医整体观念,发挥中药治疗优势论治云雾移睛病,取得良好疗效。

    2025年07期 v.35 649-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学术探讨

  • 从益气温阳法论治围绝经期干眼

    徐文萱;路雪婧;

    围绝经期干眼作为围绝经期女性常见眼表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眼部干涩、灼痛、视物模糊的症状已严重影响到该人群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为干眼常规治疗。对于围绝经期症状严重的干眼患者,可采用激素替代疗法,但其疗效有一定的争议性及风险性。基于该患病人群的生理特点,中医药治疗多以滋补肝肾之阴为主,但临床上仍存在一定数量的滋阴治疗疗效不佳或症状易反复的患者。益气温阳法是基于中医阴阳五行理论提出的,针对围绝经期干眼患者核心病机中肾精不足,阴阳失衡,阳不化气,阴不成形的一种治法。其代表药物有黄芪、葛根、附子、肉桂等辛温之品,再辅以滋补肝肾之阴,起到益气生津,温补肾阳,脾阳得以温煦,升阳布津于目,目表滋润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总结归纳益气温阳法的理论内涵,探讨益气温阳法与围绝经期干眼的内在联系,为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干眼提供一种临床思路。

    2025年07期 v.35 654-658+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 基于“少阳为枢”理论探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孙婉钰;赵芳;张红;

    “少阳为枢”作为重要的中医理论,流传至今,许多医家都从不同角度对其内涵做了颇多阐述。《伤寒论》中少阳为半表半里,在太阳病篇、阳明病篇中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为基础来治疗各类变证。少阳经包括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是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元气通行、津液输布的通道。少阳枢机不利可导致气机紊乱、水液代谢失常、气血运行不畅等,进而引发各种疾病。和解少阳能够调节机体气、血、津液,使气机通畅,气血运行无阻,津液输布正常,而达到五脏协调,六腑通畅。因此,在“少阳为枢”的理论指导下,完善丰富其内涵,应用于非动脉炎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临证中亦获得颇佳的临床效果。

    2025年07期 v.35 659-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5K]
  • 陈达夫“开郁玄府”治疗视神经疾病学术思想浅析

    黄群;郑燕林;龚天瑶;廖婷婷;彭顺林;

    视神经疾病属眼科疑难病,陈达夫作为著名中医眼科学家,学贯古今,其以“玄府学说”为核心,在视神经疾病的诊疗上见解独到。其认为玄府是组织间最小气道,结合其独创的六经辨证,首提“经络玄府”的概念,并补充寒闭玄府、玄府衰竭自闭等重要病机,提出玄府闭郁是视神经疾病基本病因病机。在治疗上,有独特的遣方用药规律,包括治风开玄,运用风药祛内、外风;分经开玄,以六经为纲,从少阴、厥阴经论治,灵活应用经方;补虚开玄,用驻景丸加减方为基础滋养肝肾。陈达夫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为中医治疗眼部疾病提供了新思路。本文聚焦其基于“玄府学说”治疗视神经疾病的经验,总结整理其学术思想,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025年07期 v.35 664-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个案报告

  • 龙砂开阖六气针法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1例

    陈曦;杨潇楠;李丹玉;陈一娜;杨薇;

    <正>眼睑痉挛(blepharospasm,BSP)属于眼部肌肉局灶性肌张力障碍性疾病~([1])。根据病因,可分为特发性眼睑痉挛(benign essential blepharospasm,BEB)和继发性眼睑痉挛(secondary blepharospasm,SB)两大类~([2]),以BEB最为多见。目前,临床仍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多采用对症治疗,如口服多巴胺能药、抗胆碱能药、抗组胺药、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疗效有限~([3])。BEB属中医学“胞轮振跳”范畴,又称“目瞤”“睥轮振跳”等。

    2025年07期 v.35 669-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5K]
  • 以突眼为主要症状的巨大黏液性囊肿1例

    陈金欣;张伟;聂立聪;任燕如;王振霖;刘俊其;刘勇刚;

    <正>鼻窦囊肿是发生在鼻窦内的良性病变,根据囊肿类型分为黏液性囊肿、浆液性囊肿和牙源性囊肿~([1])。黏液性囊肿较浆液性囊肿少见,但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目前尚无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数据,鼻窦黏液性囊肿多发于筛窦、额窦~([2-3]),偶见于上颌窦~([4])、后组筛窦及蝶窦者~([5])。黏液性囊肿患者早期并无明显临床症状,随着囊肿长大,窦腔缓慢扩张,窦壁骨质受压变薄或吸收,囊肿压迫不同方向产生相应症状。黏液性囊肿破坏性较大,易误诊,一般首选鼻内镜手术治疗~([6-8])。

    2025年07期 v.35 672-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7K]
  • 针药联合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1例

    李曼;訾明杰;高小勇;

    <正>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是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etylcholinereceptorantibody,AChR-Ab)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人体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属于中医学“痿证”“睑废”等范畴~([1])。针灸治疗该病有一些报道~([2-3]),现报道采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眼肌型MG1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2025年07期 v.35 677-678+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综述

  • 联合疗法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研究进展

    郭琬盈;罗向霞;杨芮;王嘉鹏;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高、发病年龄低、病情严重化的形势愈加严峻。联合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策略,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综述中西医联合疗法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方面的研究进展,发现联合应用多种手段的防控效果优于单一治疗手段。目前,西医联合疗法主要依赖于光学、药物、视觉训练等不同方法,具有显著的技术和循证优势;而中医联合疗法则包括耳穴压丸、针灸推拿、中药等多种手段,注重以整体观念为指导,通过综合调理脏腑和眼睛功能来促进治疗。中西医联合具有优势互补的特点,这些不同的联合策略各自具备独特的优势和适应人群,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提供了更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2025年07期 v.35 679-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 鼻内泪液神经刺激器治疗干眼的研究进展

    齐冬晓;廖炳光;金韵韵;

    干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有限,因此亟须探索新的治疗手段。鼻内泪液神经刺激器(ITN)作为一种新兴治疗方式,近年来在干眼治疗中获得了广泛关注。ITN不仅无创、操作简便,且几乎无明显副作用。然而,目前国内的相关报道及临床应用仍较为稀缺。本文简要回顾ITN的组成及其作用机制,总结国内、外关于ITN的研究进展,发现目前临床应用ITN能够有效促进泪液、蛋白质、脂质及黏蛋白的分泌,改善睑板腺的形态,显著缓解干眼症状,并表现出较好的安全性。然而,现有临床研究数量尚少,证据水平有限。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不同刺激时间或剂量下,ITN对不同类型干眼症状及相关指标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治疗方案。本研究可为临床治疗干眼提供新的选择。

    2025年07期 v.35 684-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0K]

系统评价

  • 针刺疗法改善视神经萎缩眼部循环和视神经纤维厚度的Meta分析

    侯乐;王晶晶;郭文娟;

    目的 系统评价针刺疗法改善视神经萎缩患者眼动脉血流和视盘神经纤维层厚度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AMED、CochraneLibrary、Embase、Nature、Science Online、WorldSciNet、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应用针刺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提取信息和相关数据,采用Cochrane协作网的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估纳入研究的方法学的质量,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13项研究,1,220例患者,其中治疗组610例,对照组610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针刺疗法在改善视神经萎缩在眼动脉收缩峰值流速[MD=4.940,95%CI(4.190,5.690),Z=12.940,P=0.000]、眼动脉舒张末流速[MD=1.590,95%CI(1.390,1.780),Z=16.130,P=0.000]、眼动脉阻力指数[MD=-0.100,95%CI(-0.120,-0.080),Z=8.320,P=0.000]及视盘神经纤维层厚度[MD=6.320,95%CI(5.470,7.160),Z=14.710,P=0.000]方面优于非针刺疗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刺疗法改善视神经萎缩患者眼动脉血流和视盘神经纤维层厚度的临床疗效优于非针刺疗法。

    2025年07期 v.35 689-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4K]

护理天地

  • 眼科器械回收与签收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研究

    卞士菊;夏承锦;刘伟;

    目的 分析眼科器械回收与签收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用常规管理的155件眼科器械设为对照组,2021年1月—2021年12月应用回收与签收系统管理的156件眼科器械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器械清点错误总发生率、科室纠纷总发生率、工作效率及眼科医护人员对器械清点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1)器械清点错误发生率:观察组器械清点错误发生率为1.92%,低于对照组的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4,P=0.006)。(2)科室纠纷发生率:观察组因数目不符、名称不符、器械损伤问题发生纠纷率为1.28%,低于对照组的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1,P=0.018)。(3)工作效率:观察组器械回收时间、发放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回收时间)=9.069、t_(发放时间)=11.161,均P=0.000)。(4)眼科医护人员满意度:眼科医护人员对观察组器械清点工作满意度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4,P=0.013)。结论 眼科器械回收与签收系统能降低器械清点时相关问题与科室纠纷发生,提高工作效率与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25年07期 v.35 697-7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