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惠怡;毕鸿昊;黄子杨;刘新宇;朱若维;陈强;目的 采用系统评价探索高度近视的发展与炎症因子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6个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收集自建库至2022年10月31日所有有关近视与炎症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和横断面研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进行质量评价,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项研究,498例患者,NOS量表评分7~8分,均为高质量文献;近视相关炎症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白细胞介素-6(IL-6)。高度近视组患者房水中的IL-8[SMD=-0.410,95%CI(-0.670,-0.150),Z=3.070,P=0.002]、IL-10[SMD=-0.460,95%CI(-0.770,-0.150),Z=2.950,P=0.003]、IL-1ra[SMD=-0.590,95%CI(-0.870,-0.310),Z=4.170,P=0.000]水平均高于低度近视或正常组,而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度近视患者眼内IL-8、IL-10、IL-1ra等炎症因子水平高于正常或低度近视患者,其可能导致了近视相关的一系列并发症并诱导近视的发展,但以上结论还需进一步高质量观察性研究数据证实。
2023年06期 v.33 582-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阮秋梅;李光耀;杨创辉;谭惠元;李敏;目的 系统评价针灸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DOP)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并分析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SCI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9月所收录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利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风险评估,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4项研究,914名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升高[OR=5.500,95%CI(3.650,8.300),Z=8.130,P=0.000]、睑裂高度升高[SMD=1.570,95%CI(0.740,2.400),Z=3.700,P=0.000]、复视角度降低[SMD=-1.760,95%CI(-2.370,-1.150),Z=5.660,P=0.000]、斜视角度降低[SMD=-0.750,95%CI(-1.210,-0.290),Z=3.200,P=0.001]、瞳孔直径降低[SMD=-0.940,95%CI(-1.320,-0.570),Z=4.900,P=0.000]、生活质量评分升高[SMD=1.080,95%CI(0.380,1.770),Z=3.040,P=0.002]、不良反应率降低[OR=0.340,95%CI(0.130,0.910),Z=2.140,P=0.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4项研究的选穴共涉及穴位28个,总频次116次,高频穴位包括睛明、攒竹、足三里等。结论 运用针灸综合疗法治疗DOP较单纯西药临床疗效更佳,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由于所纳入研究总体质量较为一般,其疗效与安全性评价仍需更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佐证。
2023年06期 v.33 588-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1K]